吴成昌:构建符合通航发展特点的安全监管体制

发布时间:2017-08-25 阅读次数:

       8月24日,2017中国国际通用航空大会在西安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的通航业界翘楚齐聚古城,围绕通航产业这一主题,同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大计,共享万亿市场全新机遇。中国民用航空局安全总监吴成昌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致辞:

2.jpg  

图:民航局安全总监吴成昌在2017西安通航大会上致辞。   

       近两年来,适逢通用航空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通用航空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支持通用航空发展力度空前。通用航空发展呈现出崭新局面:

   一是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目前,全国共有通用航空企业345家,在册通用航空器达到2205架,通用航空年飞行总量接近80万小时,通用航空爱好者、从业者逐年增多。

  二是通用机场建设全面铺开。很多地方政府将布局通用机场作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十多个省市区制定了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有的提出了通用机场县县通,通用航空全覆盖等目标。根据各省、市公布的通用航空机场布局规划,到2020年底前将建成通用机场1100多个。

  三是通航新兴业态迅速发展。民生短途运输、公益救援、娱乐消费等成为潜力巨大的通用航空新兴业态。内蒙古、河北等地开通了短途运输航线;一些地区正在规划建设航空医疗应急救援基地;全国近百个地区开展了山水观光、城市旅游等项目;积极布局航空运动、飞行营地。通用航空新业态逐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

  在通用航空迎来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一方面存在运行成本比较高、空域资源不足、基础建设滞后、专业人员短缺等系统性问题。另一方面无人机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私人飞行需求的急剧增加与通用航空现行管理体制以及空域资源分配机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因此,发展通用航空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同存。

  过去一年,民航局紧紧围绕冯正霖局长提出的“让通用航空器飞起来、让通用航空爱好者热起来”的这个目标,采取分类管理的理念,建立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安全管理新导向。未来,民航局将顺应通用航空发展的新局势,抓住通航社会化属性,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不断优化服务,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为通用航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具体是持续改革创新,进退有序地开展通用航空装备制造领域的科研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通用航空发展政策,构建区别于运输航空,符合通用航空发展特点和规律的通用航空安全监管体制,引导通航企业全面提升安全发展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通航试点。民航局先后批复了东北、华北、西北和新疆四个地区的通用航空管理改革、服务平台建设、无人机试飞基地建设、低空监视和通航+旅游五个试点项目。按照试点引路、以点带面的发展路径积极稳妥推进通用航空试点工作。

  二是系统修订法律法规,加快修订民航法。统筹推进涵盖无人机管理的通用航空法规体系,研究建立与通航发展相适应的独立的法规体系。

  三是深入落实简政放权。初步完成《通用航空经营管理许可管理规定》的初步修订工作,对通用航空经营项目按照载客类、载货类、作业类、培训类进行区分。实施分类管理。以经营许可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企业人员资质、适航管理、运行审定等相关方面的改革。

  四是优化行业监管,实施安全分类管理。针对通用航空经营资质,按照相应的运行标准进行分类管理,推动建立适合通用航空发展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统一规范市场秩序。按照国务院部署,加强事后监管,将通用航空企业的诚信体系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体系之中。

  五是推进基础建设。协调省际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强与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推进飞行服务站、固定运行基地维修保障、航油储用、以及通讯导航、监视、气象和情报服务等相关建设。完善技术支撑体系,继续加强科研投入,加大北斗等相关新技术在通用航空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支撑民航院校加强通用航空飞行、机务、空管、市场等专业人员的培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用航空人才培养,拓宽飞行员引进渠道,建立通用航空与航空运输公司之间专业人员的有序流动。

分享到: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到来 航空业迎接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民用航空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6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