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通用机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9-10-28 阅读次数:

     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规划到2020年国内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航产业顺势而上,全国各地纷纷加快了通用机场建设进程。三年来,通用机场数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截止2019年10月,全国颁证的通用机场数量已达到239个,为2017年前历史存量的3.1倍。三年来的发展令人鼓舞,同时也伴随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在通用机场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制约机场建设。


      1、建设审批繁琐 

    通用机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前期选址、可研初设、施工图设计,再到项目施工、验收颁证,每项节点都有巨大的工作量需要完成,任何一项具体工作都会直接影响机场建设进度。特别是机场前期,需要编制各种类型的报告(选址、飞行程序设计、可研报告,以及环评、地灾、防洪、水土保持、地震安全等专项报告),进行专项评审,然后报送不同单位进行审批(涉及军方、行业管理单位及政府相关部门),业主还要进行设计、勘察、检测等单位的招采等。审批“多部门、多环节、长时间”现状仍然存在,往往导致机场建设前期工作短则1-2年,长则3年以上,对机场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2、建设经验缺乏

    部分业主单位在机场规划建设方面缺乏专业指导,由于没有机场建设经验,不熟悉通用机场建设程序和民航法规标准,建设过程中可能被各种民航专业问题掣肘,造成机场推进缓慢。通用机场建设不同于一般建设项目,需要民航专业人员系统性参与,尤其是在民航专业工程方面,相关审批建设程序更为复杂。因此,在业主单位确定项目实施前,应尽可能秉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的原则,避免后期出现南辕北辙、事倍功半的情况


      3、建设运营分离 

    该问题主要是业主单位对于通用机场的用途规划并不明确,部分地方政府只是想要建一个通用机场,但对通航机型需求、机场定位、使用范围、业务发展均不了解,部分设计单位也缺乏通用机场设计经验,造成建设规模与运营需求脱钩,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为节省项目投资导致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不利于机场后期业务拓展,实现不了建设机场的预期目标;二是超出当地实际情况扩大规模、提升建设标准,造成投资过大,相关文件需要重新报批,还可能影响项目融资,对机场建设进度造成影响


      4、规章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通用机场的建设仍然存在套用运输机场建设标准的现象,适用于通用机场的《通用机场建设规范》仅有基本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条文较为笼统、原则性描述多、量化指标少,行业缺乏系统性的规章标准和管理制度体系。一般来讲,通用航空对机场要求相对较低,若参照运输机场建设标准执行,将导致通用机场建设标准和投资过高。同时,按照《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虽然降低了建设审批标准,但是各地区管理部门执行情况不一,对于机场建设仍然造成影响。


      5、建设投资不易控制

    由于通用机场从最初规划到开工建设时间间隔过长,期间人、材、机等各项费用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导致项目开工前预算有可能已超出批复的投资金额,对机场建设造成影响。因此,在前期投资计算中,应充分考虑到价格和时间因素,后期若发生超出投资问题,应及时申请调整或根据建设协议条款协商确认,必要时邀请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咨询,也可采取工程过程审计方式。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通用机场建设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机场面临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实践,都需要政府、业主单位以及每一个机场建设者共同参与、合力推动。业主单位尤其是地方政府,从一开始规划通用机场时,就应组建专门管理机构,结合地方实际明确机场定位和发展目标,同时充分考虑机场运营需求,依托专业化力量完善机场设计,强化建设管理,合理制定工作计划,确保机场能够按期竣工交付。行业主管单位及相应审批部门应进一步简化机场建设审批程序,让通用机场建设真正“减负”,同时制定完善系统化、可操作性强的通用机场建设规章体系,推动通用机场规范建设。


    总体而言,通用航空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历史难得的机遇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每一个通用机场建设者也许都面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苦闷,也经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但只有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心、克服阻力、找准方法,相信最终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分享到: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到来 航空业迎接数字化转型

下一篇:国内首架四座电动飞机成功升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