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民航发展概况及民航运输业市场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阅读次数:

       一、我国民航发展概况

       我国民航在近25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90年代初期民航实现旅客周转230.48亿人公里,开辟437条航线,其中国内航线385条。而到2015年,全民航旅客周转量翻了30倍,实现旅客周转7270.7亿人公里,年复合增速达到15%。总航线达到3142条,其中国内航线2652条。全民航无论在绝对量还是航线版图都实现了全面提升。

1990年至2015年航空旅客周转量年均复合增速15%

图片1.png

国内航线由1990年的385增长到2652条

       飞机和机场作为民航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1990年我国共有94个民航机场,425架运输飞机。2014年机场数量翻番,达到200个,民航运输飞机更是实现10倍增长,达到4168架。伴随着航空需求的高速增长,民航运输和机场保障能力同步加强。

机场个数实现翻番

图片2.png

飞机数量由90年的425架增至2015年的4168架

图片3.png

       近25年的民航发展历程中,我国国内的航空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2014年民航共实现764.07万飞行小时,而国内市场实现了近650万飞行小时,占比高达85%。国内民航需求持续旺盛也为我国国内民航运输提供了不小的压力。

       国内的民航得到空前的发展,年均作业约650万小时

图片4.png

       二、我国民航运输市场现状

       经历行业高速发展后的今天,我国民航运输体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全民航最主要的航班全部集中在华北、中南和华东,每天周转我国接近70%的民航旅客。这三个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基于航空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性,这三地,无疑成为国内民航运输最为繁忙的区域。

民航运输的区域集中特征明显

图片5.png

华北、华东、中南集中我国70%航空旅客运输

       统计发现,国内航线中,前十大最繁忙航线中北上广深之间的5条互飞航线全部上榜。其中连接我国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北京-上海线每年运输旅客701.26万人,成为全国最繁忙的一条航线。

       在四地互飞的高需求驱动下,位于四地的5座大型机场(首都、浦东、虹桥、宝安、白云)年均国内旅客吞吐量在全国占比高达32%。如此高的旅客周转需求无疑为这四地的民航运输、安全保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北上广深互飞航线成为国内最繁忙的航线

图片6.png

北上广深四地机场承载全国33.09%的旅客吞吐
图片7.png

       三、空域紧张成为一线机场航空周转的最大束缚

       北上广深承载如此高的航空周转需求必然需要面对相同强度的航空调度压力。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首都机场2015年全年航空器起降59万架次,平均每天起降1616架。其中每天的航空起降主要集中在6:00-23:00,因此每小时起降约为90架,平均每分钟1.5架。每天高峰小时有可能达到每分钟2架。换个角度想,在距离首都机场半个小时的航程内,可能空中同时有着45架刚起飞或者准备降落的飞机。可想而知通向这四大机场的航路空域是多么紧张。

       伴随着日益提升的航空需求,和高频的航空器起降压力,一线机场因为空域紧张导致的时刻紧张问题越来越突出。近10年来,受空域紧张影响北上广深五大机场的准点率显著下降。目前大家坐飞机遇到晚点显得非常普遍。每年如果到空军军演期间,民航航班便会出现大面积的延误。美国航空数据网站FlightStats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35个国际机场的准点率排名中,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准点率分别为18.30%、28.72%,包揽倒数两名。

空域限制导致5大机场准点率显著下降

图片8.png

       随时我国民航产业的高速发展,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与有限的空域开放的矛盾逐渐被放大。这一现象在一线城市显得尤为突出。而基于我国低效的空域利用现状和日益凸显的航空需求,空域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分享到:

上一篇:民航空管系统将推动形成全面战略合作新格局

下一篇: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

返回列表